连南瑶族自治县瑶族博物馆

连南人民欢迎您!

洋县板桥二级水电站2023年度增殖放流活动

近日,洋县板桥二级水电站开展2023年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共向库区投放鲢鱼、鳙鱼、鲤鱼等鱼类1万余尾。板桥二级水电站位于汉中市洋县华阳镇汉坝村,地处酉水河上游,电站坝址上游是华阳古镇4A级景区,是洋县北部生态旅游的最佳线路,板桥二级水电站的建设,将会有效促进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水电站库区在清水绿水间格外美丽

94岁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购票参观海军博物馆,再下核潜艇

94岁高寿老人黄旭华穿过401核潜艇内水密门黄旭华在401艇会议室里欣然题词日前,我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率一行6人,如正常游客一样买门票到海军博物馆参观,在检票口被该馆官兵发现。海军博物馆康海东馆长闻讯赶来,众人感到黄老年事已高,建议黄老不要再下到401核潜艇,就在码头上向他汇报该艇入馆以来的情况。

四川紧急提醒:这些景区未预约勿前往

截至5月1日14点,在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购票系统里可以看到,5月2日门票已售罄,5月3日上午还有少量余票,下午门票充足,可以预约。金沙遗址博物馆为做好假日期间旅游服务保障工作,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从即日起至5月3日,延长开放时间。为更好地服务各地游客,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从即日起至5月3日延长开放时间。为更好地服务各地观众,成都武侯祠博物馆2023年5月1日至5月3日延时对外开放。

一入龙门深似海,从此银子是路人(PNSO剑龙/三角龙/鲨齿龙)

正所谓“一入龙门深似海,从此银子是路人”。我去查了一下鲨齿龙的资料,它是生活1亿到9300万年前的白垩纪恐龙,体型可达11-14米,重6-11.值得注意的是,这款隶属于恐龙博物馆系列的模型中还附送了一个1:35的三角龙头骨化石模型,也就是作为这版多利原型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化石模型!

非洲首个潜艇博物馆:南非海军博物馆的30载辉煌

今年,是南非海军博物馆庆祝成立30周年。这个博物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66年,当时南非海军的历史藏品在开普敦城堡展出。1987年,南非海军博物馆划归南非海军管理。1993年4月1日,南非海军总司令罗伯特·辛普森-安德森中将正式开放了新的南非海军博物馆。2011年3月1日,非洲首个潜艇博物馆在西蒙斯敦正式开放。

从地狱游来的八鳍怪鱼,已灭绝数百万年的腔棘鱼,为何正蓬勃发展

腔棘鱼被人们称为“从地狱游来的八鳍怪鱼”,在1938年的12月份首次被人们捕捉到活体腔棘鱼,而在此前,人们只发掘到过腔棘鱼的化石。腔棘鱼生活在4亿多年以前的泥盆纪时期,在当时有很多的海洋生物都开始向陆地生物进化,而从出土的腔棘鱼化石上来看,它们的鱼鳍更像是鲸鱼的鳍状肢,已经开始慢慢向四肢的形状进化。甚至在四亿年前和恐龙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之下,只不过腔棘鱼早已在几百万年前灭绝了。

湖南博物院今起实施严厉票务措施,团队检票规则调整

针对湖南博物院在2023年暑假期间遭受到的极为恶劣的黄牛倒卖门票行为,为尽最大能力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湖南博物院从8月6日起实施严厉的票务措施:团队预约规则调整:旅行社团队关闭参观当日预约,旅行社团队必须提前1-7日预约团队参观门票。

鱼类中的“活化石”——腔棘鱼

腔棘鱼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4亿多年,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原始的鱼类之一,曾被认为已经灭绝,1938年又被重新发现。自晚古生代泥盆纪以来,大部分肉鳍总纲物种已经灭绝了,幸存种类仅有2种腔棘鱼和6种肺鱼。腔棘鱼进化非常缓慢。腔棘鱼是现存肉鳍鱼纲中最古老的鱼类,腔棘鱼一直被视为“活化石”,现存腔棘鱼活体标本与白垩系腔棘鱼化石非常相似,有研究认为白垩纪以来腔棘鱼进化缓慢甚至没有进化。

霸王龙与三角龙决斗谁更厉害?二龙相斗化石出土,结果惊呆众人

蒙大拿州发现霸王龙三角龙斗殴化石研究人员表示,霸王龙和三角龙化石出现在同一时期的地层中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它们是最后灭绝的一批恐龙。如今,科学家在围观发掘这两具恐龙化石的同时,也在对它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尤其是试图回答“霸王龙和三角龙谁更厉害”的问题,成为了他们探索的重点。遗憾的是,此次出土的化石中并没有显示出类似的情景,这头三角龙正在用尾部对抗霸王龙。

湖北南水北调工程考古报告集(第五卷) 湖北省文物局 /湖北省南水北调管理 978

《湖北南水北调工程考古报告集第5卷》收录南水北调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田野考古发掘简报16篇。《湖北南水北调工程考古报告集第5卷》作为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的第一部考古报告集,将为该地区古代历史文化的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 < 1 2 3 4 5 6 7 > >>

Powered By Z-BlogPHP 1.7.2

连南瑶族自治县瑶族博物馆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清远市连南三江镇博物馆路 邮编:513300办公室电话:0763-8663802 游客服务中心:0763-6791626 邮箱:gdyzbwg@126.com粤ICP备130846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