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了解到,我 市正加紧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今年5月,深圳市文化局正式向市政府提交书 面报告说,已对深圳市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 可行性进行了反复论证,正式启动申报工作已是水 到渠成,建议尽快确定申报工作方案。 深圳地面古建筑1324处 文物保护和利用状况是评审的重点。参评历史 文化名城的规定中,一个城市客观的存在时间并不 是惟一标准,还要看其对古迹文物保护的程度。深圳 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吴曾德教授说,历史 文化保护的好与环,是反映该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尺 之一。深圳申请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当务之急是做好 文物保护工作。 据了解,我市文物管理部门 1999年对全市 2020平方公里的文物资源进行拉网式普查。经过一 年零3个月艰苦的调查、勘探和试掘,新发现地下古 文化遗址54处、古文化遗物采集点50处、地面古建 筑1324处,基本上摸清了我市的文物家底。 重点保护客家围屋等文物精品 由于种种原因,深圳过去在保护文物方面还存 在一些问题,有过一些教训。深圳第一批文物普查 时,有各类文物100多处。后来有些因大规模高速度 的城市建设而未得到很好的保护文物 保护,像赤湾古炮台、宝 安铁仔山古墓群、南头古城等,有的亟待修葺,有的 要对周边环境进行治理。 “但现在保护文物的形势正变得越来越好。”吴 曾德教授说。各级领导对文物保护工作日益重视,加 大了保护文物的投入,市、区的规划部门目前也正加 紧制定全市文物保护规划,仅南山区今年就投入 5000万元维修和整治南头古城。 据了解,我市将投入4145万元用于重点文物古 迹的保护工作。其中,1000万用于位于龙岗镇的国 内最大的客家围屋之一的鹤湖新居的维修和周边环 境治理。另外,还将对铁仔山古墓群进行骨架加固、 防风化、防水处理,中英街界碑将在周围建栏杆保 护,大鹏古城除了修复外,周边的新建筑也将一一拆 除。被列入保护范围的还有南宋黄末堂墓、庚子首义 的大本营三洲田和马拦头村等。 推广沙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经验 目前,我市的市、区、镇、村的四级文物保 护网络开始形成。前段时间文物 保护,市政协委员通过对 我市沙井镇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情况的视察,认 为沙井镇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经验值得在全市 推广。 沙井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