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南瑶族自治县瑶族博物馆

连南人民欢迎您!

新发现的惧龙化石原来是霸王龙的祖先

暴龙是包括霸王龙、惧龙、诸城暴龙、艾伯塔龙、蛇发女怪龙等在内的一大恐龙家族,其特征是头部巨大、前肢短小。尽管它们在北美和亚洲已经发现了一个多世纪,但关于它们进化历史的许多细节仍然不清楚。

正在争食猎物的暴龙

惧龙是北美洲著名的大型暴龙霸王龙化石,是其所处时代体型最大的捕食者。惧龙属目前有两个种,即模式种强健惧龙(Daspletosaurus torosus)和归入种霍氏惧龙(Daspletosaurus horneri)。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重建惧龙的进化谱系一直存在争论,即惧龙和霸王龙是代表一个单一谱系的原地进化(线性进化)还是代表来自不同谱系的几个密切相关的物种(分支进化),争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到完好的化石标本稀缺性的限制。

近日,国外蒙大拿州立大学研究员沃肖(Warshaw)和荒地恐龙博物馆馆长褔勒(Fowler)联合报道了一件新发现的恐龙化石-威尔逊惧龙(Daspletosaurus wilsoni),为解决上述争论提供了新的证据。

霸王龙化石_来个霸王龙化石_石头霸王龙

石头霸王龙_来个霸王龙化石_霸王龙化石

威尔逊惧龙头部复原图

新发现的威尔逊惧龙是以该标本的发现者--荒地恐龙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杰克.威尔逊(John “Jack” P. Wilson)来命名的。2017年,威尔逊在蒙大拿州东北部一处高耸的悬崖底部发现一小块扁平的骨头,这块独特的扁骨是暴龙鼻孔的中间部分,经仔细挖掘,在这块骨头周围还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前上颌骨,来自现场周围一些破碎的椎骨表明这是一只大型暴龙,化石上方被厚达8米的岩石覆盖着。在2022 年和 2022 年,工作人员使用手提钻挖掘到骨骼所在岩层,并发现了部分头骨和其他骨骼。

来个霸王龙化石_石头霸王龙_霸王龙化石

来个霸王龙化石_石头霸王龙_霸王龙化石

威尔逊惧龙的左上颌骨

此次化石采集难度很大,工作人员将这具恐龙标本取绰号为“西西弗斯”。西西弗斯是希腊神话中一位国王,因欺骗死神而触犯了众神。诸神为了惩罚西西弗斯,要求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由于巨石太重了,每次未到山顶就又滚下山去,前功尽弃,于是他就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工作人员觉得清除标本上方厚厚的岩层似乎是一项无休止的任务,于是称其为“西西弗斯”。

霸王龙化石_来个霸王龙化石_石头霸王龙

工作人员在采掘威尔逊惧龙标本

来个霸王龙化石_霸王龙化石_石头霸王龙

威尔逊惧龙的发现对科研人员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它为研究霸王龙进化谱系提供了一个“缺失环节"。威尔逊惧龙产自朱迪斯河组地层中,距今约7650万年,它显示出在更原始的暴龙中发现的混合特征,例如眼睛周围的一组突出的角,同时它也具有该类群后期成员(包括霸王龙)已知的特征,如高大的眼窝和头骨中膨胀的气穴。

石头霸王龙_来个霸王龙化石_霸王龙化石

威尔逊惧龙头骨

从形态和时代上来看,威尔逊惧龙位于强健惧龙(距今7700万年)和霍氏惧龙(距今7560万年)之间,弥补了较老和较年轻的惧龙之间的“缺失环节”。这表明惧龙经历了单一的谱系进化,即从一种形态进化为另一种形态,而没有产生新的分支。

来个霸王龙化石_霸王龙化石_石头霸王龙

在晚白垩世的北美地区,生活着多个密切相关的恐龙物种,以前认为它们是恐龙多样性的代表,即它们生活在同一时期霸王龙化石,将其作为恐龙分支进化的证据。然而,大量新标本的发现以及它们对应的准确时间点改变了科研人员的想法。

现今从准确的时间点来看,许多恐龙物种实际上处于不同的时期,可以构成一个连续的单一进化谱系,其中一个祖先物种直接进化成后代物种。这种“线性进化”模式,与“分支进化”相反,在“分支进化”中,连续的分支事件产生了许多密切相关的物种,那些看起来彼此相似的物种,代表进化的“表亲”,而不是祖先和后代。研究成果支持霸王龙为惧龙的后代,而不是其表亲。

来个霸王龙化石_霸王龙化石_石头霸王龙

惧龙系统时尚位置

石头霸王龙_来个霸王龙化石_霸王龙化石

这项新研究支持将暴龙添加到越来越多的恐龙(包括有角恐龙和鸭嘴恐龙)名单中,这些恐龙已被提出发生线性进化。这似乎表明“线性进化”模式在恐龙中更为普遍,“分支进化”模式可能没有以前认为的那么频繁。

上述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PeerJ》杂志上。

论文信息:Warshaw ElíasA., Fowler Denver W.. 2022. A transitional species of Daspletosaurus Russell, 1970 from the Judith River Formation of eastern Montana. PeerJ, DOI: 10.7717/peerj.14461

来源:sci.news、phys.org、cnBeta.com、百度百科、Warshaw et al., 2022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Z-BlogPHP 1.7.2

连南瑶族自治县瑶族博物馆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清远市连南三江镇博物馆路 邮编:513300办公室电话:0763-8663802 游客服务中心:0763-6791626 邮箱:gdyzbwg@126.com粤ICP备13084695号